中国·威尼斯(88038-官方VIP)网站-Best App Store

夏末秋初!未来30天最难熬!少吃猪肉,这3个禁忌不得不防...

发布日期:2022-08-15 26251人浏览

现在已经进入农历七月,开启农历的下半年。适逢夏秋之交,北方天气在后半夜已经有了凉意,新的秋令将要到来了。


农历七月,也是二伏、三伏,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此时身体肝、心之气渐弱,肺金之气开始旺盛,身体和季节准备着进入秋季。


现阶段正是暑湿猖獗的时候,身体里面积聚了一些热火和湿气,所以这个时候容易犯牙痛,容易心烦失眠,此时通过艾灸通一通膀胱经,能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的湿热。


起居

忌:晚睡晚起

《素问》:“秋三月,此为荣平。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 进入立秋时节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是人体阴阳代谢开始表现为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


早睡是为了收气,将阳蕴于体内;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防收敛之太过。此时违逆秋季收敛之气,则易伤肺;同时收不好则入冬会藏不住,常会出现吃东西拉肚子的状况。


一定要顺应自然,顺收敛之气。对于现代大多数人来说,入秋最晚应该在十点半睡觉,这样才能与天地同步。


情绪

忌:过度悲伤

古人就有“悲秋”一说,立秋时节天气多变,冷暖交替,尤其是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更能引发情绪变化,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。


我们可以遵循古人的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;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。


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轻一些,多做好事,多做贡献,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爱好。倘若私心太重,欲望太高,达不到目的,就会产生忧愁、悲伤、苦恼等不良情绪而导致不良的后果。


饮食

忌:过度贴“秋膘”

孙思邈《养生》曰:“此月肝心少气,肺脏独旺,宜安静性情,增酸减辛,助气补筋,以养脾胃。”可吃些酸味收敛肺气,平抑过旺之肺气,例如时令鲜果苹果、梨子、猕猴桃、菠萝等。


此时也应及时补水。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肺部的水分很容易随着呼吸而排出。尤其干燥的空气,会造成肺黏膜和呼吸道的损伤,这也就是中医说的肺燥。因此,日常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,以保持体内津液充足,保持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。


建议喝点蜂蜜水,它具有滋阴润燥、补虚润肺的功效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说蜂蜜“除百病、和百药”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去燥润肺,冲泡蜂蜜水水温不宜过高,最好在四十度以下,且饮用蜂蜜水的时间最好在早上喝完温水之后。但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喝它。


运动

宜:平缓温和

《管子》中记载: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”,养生要符合天地趋势,秋季宜收不宜散,锻炼或劳动,应保证阴精内蓄,不随阳气外耗。动作宜平缓温和,勿汗出淋漓,周身微热,汗出即止。


深呼吸早晨起来后常常做深呼吸,可以养肺。另外,适当地运用闭气法,有利于增强肺功能。


叩肺俞穴养肺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,全身放松,吸气于胸中,两手握成空心拳,轻叩背部肺俞穴10下;然后,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,持续约10分钟。


这种方法有健肺养肺之功效,能够疏通脊背经脉,预防感冒。


做好三防

一防:秋燥

立秋之后,空气湿度有所减少,皮肤,鼻子,咽喉等,更容易感觉到干燥,很多人发现鼻炎干燥,干咳少痰,皮肤干燥等“秋燥”之症。

进入秋季之后一定要注意防秋燥,可以多喝水,常喝茶能够帮助保持体内水液充足。对付秋燥最好办法就是多喝水,常喝茶。


多喝点茶水,不但可润燥,还可促进排毒,对秋冬进补,大有益处。秋季适合喝温性茶饮,比如红茶,就是非常好的选择,价格实惠,还有助滋补五脏,增强免疫力的。


二防:胃肠病

进入秋季之后,天气依然非常炎热,此时有些人喜欢吃冰镇食物,过度贪凉更容易导致胃肠痉挛收缩引发胃部疾病。


秋季病菌繁殖快,食物易腐败,是胃肠疾病多发与复发季节。所以在这个季节更应该注重保护肠胃健康,减少胃肠疾病,发生秋冬少生病。


想要保护肠胃健康,可以多喝粥。小米南瓜粥,健脾和胃,补中益气;山药粥温和滋补,保养脾胃。


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,保证食物充分被拒绝,减轻肠胃,消化负担。如果经常暴饮暴食,更容易导致身材越来越胖,甚至增加慢性疾病风险。


三防:湿热重

进入秋季之后,暑气难消。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加上雨水多,此时,湿热比较重。湿邪进入人体,更容易诱发各类疾病。


建议进入秋季之后,注意防湿热,切莫掉以轻心,日常养成好习惯,减少湿热问题发生,对于保护各个器官功能有帮助,降低秋冬季节发病的风险。


现在早晚已经感觉到凉爽,可以在睡觉之前,坚持用热水泡泡脚,是非常好的祛湿方法。睡前用热姜水泡脚效果更好,有助守住体内阳气,安稳入睡还有助发汗排湿气。


泡脚时间不宜太长,保持在20~30分钟即可,让身体微微出汗,泡脚之后可以对脚底进行适当按摩,更有助强健体魄。


(来源:每日小知识)

返回顶部